随着新冠疫苗广泛接种和抗病毒药物的普及应用,新冠病毒感染对于普通健康人来说可能只是一次“感冒”。但对于免疫缺陷宿主而言,则可能导致病毒持续感染和难以清除。我们在临床中连续收治多名新冠感染后病毒持续不能转阴的患者,总结提出“慢性活动性新冠感染”的概念,希望得到临床医师和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导 读
对于普通人而言,通常新冠病毒感染后1-2周即可痊愈,抗病毒药物的普及应用进一步缩短了新冠感染的病程。但对于免疫缺陷宿主,新冠病毒可能很难被清除,造成持续感染,长期出现呼吸道症状和肺部影像学异常。如何准确识别、定义这些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是未来临床研究的关键。
随着新冠疫苗和口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普及应用,以糖皮质激素为核心的重症新冠肺炎治疗方案日趋完善,新冠病毒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已经不再构成巨大的健康威胁。然而,免疫缺陷宿主为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
传统观点认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造成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随着抗体的产生、病毒特异性T细胞活化,病毒通常在1-2周时间内被清除,症状逐渐消失。但越来越多新冠感染的临床病例表明,在一些免疫缺陷患者中,新冠病毒感染的持续时间可能会延长,出现“持续感染”或“慢性感染”表现。特别是在B细胞免疫缺陷患者中(例如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而接受抗CD20单抗治疗者),由于针对新冠病毒的体液免疫反应的功能下降或缺失,肺部新冠病毒长期不能被清除,造成持续的或反复出现的呼吸道症状和肺部影像学异常。如果患者同时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影响T淋巴细胞功能),新冠病毒的清除则会更加困难。
这些病毒持续存在的病例目前尚无统一的命名——有一些研究将病毒核酸持续阳性的患者定义为“持续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也有研究将反复出现的呼吸道症状归类于“长新冠”(long COVID)。名称的混乱会带来临床沟通交流障碍、导致缺少开展针对性临床研究的基础,对于这个现象产生的机制目前也缺乏深入了解。
基于临床观察和总结,我们将这些病毒持续存在的临床情景定义为“慢性活动性新冠感染”(chronic active SARS-CoV-2 infection in B-cell immunodeficiency, CASBI)。慢性(chronic)指新冠病毒持续存在,核酸阳性时间通常超过30-60天;活动性(active)则反映持续存在的新冠病毒所致的长期持续或不断反复的呼吸道症状。由于B细胞缺陷患者缺少有效的抗病毒体液免疫反应,导致病毒清除障碍、细胞免疫反应代偿性激活,异常活化和失衡的免疫反应可能造成机体的损伤。
图1 慢性活动性新冠肺炎病程示意图
临床管理慢性活动性新冠感染患者时,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 在一些患者中,虽然上呼吸道标本的新冠核酸转阴,但下呼吸道标本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仍为阳性。因此,建议采用痰、肺泡灌洗液等下呼吸道标本的新冠核酸检测结果作为随访内容。
2. 慢性活动性新冠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例如常见的游走性肺部阴影,也可见于机化性肺炎、吸入性肺炎、血管炎等其它疾病。
3. 如免疫缺陷宿主出现长期、反复的呼吸道症状、肺部影像学异常,应考虑存在慢性活动性新冠感染的可能,或其它呼吸道病毒的慢性活动性感染,尽早完善呼吸道病原学检查。
4. 常规的5天抗病毒疗程对于B细胞缺陷宿主是不够的,具体抗病毒疗程需结合病原监测情况确定。
5. 基于抗体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新冠恢复期血浆等,可能对于慢性活动性新冠肺炎患者有益,但尚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撑。
总结与展望
新冠病毒感染对于免疫缺陷宿主仍构成健康威胁。在B细胞缺陷患者中,新冠病毒可能造成慢性活动性感染(CASBI),病毒清除延迟、临床症状反复,值得临床医师关注。针对慢性活动性新冠感染,需要延长抗病毒治疗疗程,基于抗体的治疗方法可能有效但尚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持,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责任编辑
张还添 暨南大学
胡亚伟 清华大学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原文链接:https://www.the-innovation.org/article/doi/10.59717/j.xinn-med.2024.100071
本文内容来自The Innovation姊妹刊The Innovation Medicine第2卷第2期以Commentary发表的“Chronic active SARS-CoV-2 in B-cell immunodeficiency” (投稿: 2024-03-18;接收: 2024-05-01;在线刊出: 2024-05-08)。
DOI: https://doi.org/10.59717/j.xinn-med.2024.100071
引用格式:Xu J., Zhang H., Wang Y., et al., (2024). Chronic active SARS-CoV-2 in B-cell immunodeficiency.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2(2), 100071.
作者简介
曹 彬,主任医师、教授,现为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主任,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流感和呼吸道病毒感染学会(ISIRV)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副主编,The Innovation Medicine杂志副主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英文)》副主编,Science Bulletin编委(Medic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