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热点-热点资讯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免疫调节机制:从急性发病到慢性后遗症
icon 2022年05月23日
icon 曾皓杨
icon
icon 970

2022年5月21日上午,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卡特免疫中心的孙杰教授就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发病到慢性后遗症相关的免疫学机制进行了精彩的报告,与会听众获益匪浅,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病症的免疫学机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此次报告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内容,包括肺泡巨噬细胞在促进肺部炎症中的关键作用、衰老小鼠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的功能及数量特征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的粘膜免疫应答。

对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急性发病而言,肺泡巨噬细胞发挥关键作用,在小鼠流感病毒肺炎模型中发现,Wnt/β-catenin通路介导了肺泡巨噬细胞的促炎作用。从分子机制上看,在肺泡巨噬细胞中,β-catenin可非经典地结合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调控下游促炎因子的表达。根据HIF-1α的表达水平可将肺泡巨噬细胞进行功能性分群,HIF-1α高表达的增殖能力弱,促炎功能强,而HIF-1α低表达的增殖能力强,倾向于发挥组织修复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β-catenin-HIF-1α信号轴同样存在于人源的肺泡巨噬细胞,HIF-1α的表达与COVID-19患者的炎症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已有研究表明,在包括流感病毒和SARS-CoV-2在内的下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中,老年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率,但具体机制尚不明晰。针对这一科学问题,孙杰课题组研究发现,在IAV感染的22月龄老年小鼠肺部中,有更多的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的分布,但相比2个月的青年小鼠,TRM细胞中缺少以高表达TCR信号通路和效应功能相关分子为特征的亚群,无法为宿主提供足够的肺部病毒感染免疫保护,促进了肺部慢性炎症及肺纤维化的发生。

最后,孙杰教授介绍了关于SARS-CoV-2疫苗引起的免疫保护相关的最新研究,孙杰教授提出目前SARS-CoV-2疫苗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激发机体血液中和抗体的产生,而由于COVID-19是一大类呼吸道粘膜感染相关的疾病,因此目前的疫苗设计可能并不是最优的设计思路,为新冠病毒疫苗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新的见解。

在这次报告中,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肺泡巨噬细胞在促进呼吸道病毒感染急性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肺泡巨噬细胞作为一类肺组织驻留的免疫细胞,在肺脏中的数量并不多,但实际上这类免疫细胞位于肺泡的表面,可直接接受呼入肺泡气体中病原体的刺激,因此肺泡巨噬细胞可被视为机体发生肺部病毒感染后免疫应答的第一道防线,率先感知病原体的入侵,指导后续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发生。因此,肺泡巨噬细胞的功能异常或许是引起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危重症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肺泡巨噬细胞的研究可加深我们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急性炎症反应的理解,或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孙杰.jpg


请在验证后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