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value of death读后感-心有所住生其心-刘婷
icon 2022年02月22日
icon 刘婷
icon
icon 433


金刚经说,心无所住生其心。这是一种修行的目标。然而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终身只是凡人。如果非要定义凡人,我想凡人就是有很多的看不穿,随着年纪渐长开始越发理解这些看不穿。

年初二回娘家,吃完饭跟妈妈说,你别收拾了,我来吧。妈妈说:“有妈真好,每次我洗碗都能想起你姥姥,我来洗吧,你往后自己收拾的日子多呢。”我没有回答,不知道说什么。这是我不能触及的一个话题,心被紧紧的揪着。回忆起姥姥缠绵病榻的最后两年,她已经不认识我们所有人,逐渐的丧失各种机能,照顾姥姥占了妈妈三个兄弟姐妹的大量时间与精力,记得当时妈妈就说“有妈就有家。”没有意义没有尊严的活着,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舅舅在照护姥姥这件事上是付出最多的,也使得我近距离的目睹了长期照护一个卧床病人带来的巨大的精神、体力、技术压力,我非常清晰和强烈的感受到除了患者以外更大的一部分人也是需要被照护和疏导和教育的。第一次走进殡仪馆,发现你要用什么样的大厅去追悼,什么样的奏乐,什么样的骨灰盒,一切仿佛都是一场经济事件,很荒谬也很现实。然后是遗体告别,尸骨已寒,也就是所谓的原子化的物理的人静静的躺在棺椁中,没有一丝生机。也是从这时开始我好像真正第一次被生活教育什么是“死亡”。尽管在医疗过程中已经无数次的经历过患者的离世,那时的自己也许是富有同情心的,但是确实是置身事外的,一种肤浅的了解。也许正如文中所说我们缺乏对死亡的参与。死亡可能就是院里新摆出的花圈挽联,可能是病床新换的床单与患者。从姥姥离开后,我开始害怕了。看到周围的亲人逐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老去,知道有一场无法避免的告别,看不穿,难以接受。对于一个群体,我可以平静的思考缓和医疗,适度医疗,避免因各种因素导致的死亡过程中的不平等,但是对于亲人,对于小小的个体,那些切肤之痛,我理解这些看不穿。

我自己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经历了一个医疗过程。产后躺在产床上感觉到一股热流,就看见医务人员一拥而上,有秩序的组织着医嘱上叫做“小抢救”的行为,按压止血的,叫家属谈话签字的,备药的,我感觉到自己的体温逐渐的流失,逐渐的不自主的寒颤,助产师安慰我放心吧最好的药都给你用上了。而我当时想的是,我这一辈子,就此终结,好像也没有什么遗憾了,那一刻心里竟是非常平静的。我想我毕生所做的努力和尽力可能就是为了这一刻的平静吧。当然这可能这只是我自以为死亡边缘的一种错觉。也就是这一刻我好像感受到了所谓死亡的价值。但是过了那个时刻,好像又不明白了。人死如灯灭,灭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吗?看不穿。

以上是一些非常感性的感受。

文章总结了良性死亡的11种条件:1.减轻身体疼痛和其他身体症状;2.与卫生保健提供者进行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关系;3.文化、宗教或其他精神仪式;4.解除精神上的、心理上的痛苦;5.与治疗相关的决策自主权;6.在喜欢的地方死去;7没有不必要地延长生命;8.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深层意义;9.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情感支持;10不成为任何人的负担;11.终止自己生命的权利。社会发展到今天,我相信只要设置条件,我们一定能都在一部分人当中逐步的实现这些条件,并逐步扩大这个人群。但这必将是一个漫长的,无法“公平”的过程。曾经在圆桌派听到这样一句话“人最大的不平等源自于基因的不平等”。一个人出身困苦,但是基因优秀,他可能具备良好的心态,理解学习能力,强大的精力体力,那么他不难拥有世俗意义的成功。有时候我就在想,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那么在很多细节上,都是难以均衡的。我甚至怀疑真的可以“公平”吗?

新冠以来许多医学专家的发言非常谨慎,强调所讲内容都需要在一定的时空下,我想所谓“过度医疗”,随着技术的发展、科研的进步,在不同时空下的定义也是不同的。究竟人类可以以怎样的方式,多长久的时间存在才是合理的?

死生亦大矣。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心有所住,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刘婷

2022年02年14


请在验证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