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崔丹
icon 2022年02月22日
icon 崔丹
icon
icon 424

 

《柳叶刀》杂志在2022131日发表《柳叶刀死亡价值重大报告》中讨论了“The Value of Death”。我们常常对死亡避而不谈,觉得它晦气,唯恐一语成谶。为了活得长寿,养生保健、求医问药得到追捧,让我们跟衰老、跟病魔对抗到底。这往往让人产生一种幻觉,好像大家都故意去忽略了一个事实,这其实是一场终将会失败的抵抗。

 

现代医学普及之前,从疾病到死亡往往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假如人生的前半段一般是一个健康的平台期,可是一旦患上重病,从患病开始一直到死亡,会有非常陡峭的下落,这个健康损耗的过程非常快,或许只有几周。而现代医学做了两件事改变了人类生命的进程,一是将病痛的起点推迟了;二是将患病的陡坡变缓了。如果利用抢救措施将病人一次又一次的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这条健康曲线将更加接近于X轴,并继续往前延一段距离才停止。在监护室里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悲剧。但是面对死亡这样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很少有人可以告诉人们,什么时候可以放弃抵抗?怎样坦然的接受死亡?

1.jpg

这让我想起美国著名外科医生阿图·葛文德的一本书《最好的告别》。他在书中指出,医生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包括两个层面,尽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扰,以及维持足够的活力去积极生活。作为不得不经常直面死亡的医生,阿图医生对“什么时候可以放弃抵抗?怎样坦然的接受死亡?”有着深入的思考,他提出医生对待患者的模式可以分为3种,1)家长型模式,医生是权威的,医生做治疗的决定,病人只是被动的接受;2)咨询型模式,医生只负责提供信息,完全让病人做决定,但是茫然恐惧的病人常常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3)解释型模式,医生和病人共同做决策,做决策的目的则是帮助病人实现最后的治疗目标和生命愿望。阿图医生对前两种模式提出批评,他所提倡的是解释型模式。我们中国人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阿图医生书中最震撼我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

 

假设我们反过来思考人生会怎么样?伍迪·艾伦的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提供了另外的角度来审视生与死,他把人的一生反过来讲,一位老人从养老院中艰难的一天天康复,直到太健康被养老院赶出去,然后享受惬意的退休生活,然后出去工作、狂欢、约会,然后准备上高中、小学,再变成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儿,最后变成一个婴儿结束了一生。必须承认死亡是有价值的。“没有死亡,每一次出生都是一场悲剧”。从“围死亡期”到“围生期”,是凤凰涅槃般的重启?还是丝滑入戏?你希望这样倒叙的人生从什么样开始呢?

 

 

 

崔丹    

2022年2月14日


请在验证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