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杨丨用心记,反复悟
icon 2021年04月19日
icon 张雪杨
icon
icon 826

1917年夏,时年24岁的毛泽东主席写道:“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我立即就想到了荀子所作的《劝学》,尤其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一段。无论是毛主席的警句还是荀子的《劝学》,都强调了积累与坚持在学习与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同时,毛主席进一步阐明了该如何正确有效地积累,即兼顾“记”与“悟”。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个“记”呢?我想,“记”是要以意识到、留意到某件事情为基础的,而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值得被留意的,它可以是课堂上的一个小知识点,可以是和他人交往中的一个小细节,也可以是书中的一句话。当我们注意到这些点滴的存在时,我们可以使用诸如文字、录音、拍照等多种载体将它记录下来,或者是直接记忆下来,这便是所谓“记”了。当然,机械的记忆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用心、动脑去思考每件事背后的深在内涵,才能真正地将每一件记下的事为我所用,这也就是我理解的“悟”。诚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同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领悟,但它们并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也许我们可以和他人交流,分享每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一件事。就这样脚踏实地去“记”、去“悟”,日积月累,我们终究能收获成长。


我们应该让自己更加“耳聪目明”一些,时时刻刻有一个细腻的心思,从万事万物中汲取营养。上面提到过的课堂、日常交往、书本我就不在赘述了,我想谈谈一些可能被忽视的地方。有一次,我在玩游戏的时候,看到了游戏中的人物提到了奥地利教授Theodor Erismann曾做过一个倒置眼镜的实验。游戏中并未提到太多细节,但我觉得很有趣,就在网上进行了搜索,发现Erismann教授让自己的学生Kohler戴上了能使视野倒置的眼睛,长期佩戴后,这个学生在触摸东西的时候的肢体动作就完全被改变了,这个被“虚拟出的世界”成为了这个学生意识中的“真实世界”,从而影响了他的行为。其实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在看世界的时候,都会带着一层“滤镜”,这是受我们所接受过的教育、所接受到的信息、所拥有的经历塑造的。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会有这样的局限性,因此,多听多看多与他人交流,尽量不要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只要用心,在玩游戏的时候也能有意外收获。


有时候,当我们从记下的事悟出了一些道理后,这些道理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来了,但是事情本身却忘记了,我想,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记”是手段,“悟”是目的。比如说,对于钱穆先生所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书中所论述的各朝代的具体的行政架构我已经完全记不清了,但是,我从这本书中领悟的道理一直没有忘怀。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书越读越薄”吧。比如说,当我们去评价一件事(比如说一个政治体制)的时候,我们不能以我们自己所处的时代、所拥有的客观条件去评判,而应该具备历史的眼光,把一切都放到当时的环境中看。此外,我还认识到了,不同的国家由于历史不同,所适宜的政治体制也不同;类似的,不同的人经历的事情不同,在具体的行事风格方面也不尽相同,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标准加到所有人的身上,而更应该尝试着去“理解”,但同时不能丢失自己的价值判断。当我们已经比较好地领悟了记下的事情,将它内化在了自己的日常为人处世中,“记的事”这个载体被忘记了倒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但更多时候,我们记下的事,并不是通过当时的一次“悟”就能一劳永逸的。相反,很多事情是值得反复琢磨与推敲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心境的变化,我们对同样的一件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悟。就拿鲁迅所写的《故乡》这篇文章来说吧,初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对“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句话印象深刻。鲁迅是在听了成年闰土唤了他一句“老爷”之后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当时我也很为鲁迅和闰土感到惋惜,并将这些全都归咎到了封建制度上。可是,当我去年重读《故乡》的时候,我和鲁迅产生了共鸣。我想起了初中时期非常要好的两位朋友,当时是多么的无话不谈,现在却完全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了。虽然这样的震撼程度比不过闰土的那一句“老爷”,但我还是感受到了,当两个人失去了共同成长的环境,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彼此之间的疏远是很难避免的,这种感受很令人心痛,但是无论如何,当初所有的美好回忆都是确实存在的。我们现在的身边的人也许不会永远留在我们身边,我们之间也许终会产生一层“厚障壁”,那我们就更要珍惜当下相处的每分每秒,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今日记一事,明日悟一理,积久而成学。”我们要用心去生活,争取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发现值得被“记”的事情,之后再反复琢磨,从中悟出道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让自己不断地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张雪杨


请在验证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