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颖丨我今年的长假生活
icon 2020年10月10日
icon 郑颖
icon
icon 1165

本科学校原定从2020年1月17日放假至2020年2月1日,本来应当是大学期间最短的假期,却因为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变成了本科期间最长的假期。这个春节,是我印象中最糟糕的春节,这个假期,也是我经历的最复杂的假期。面对疫情,我能做的就是科普知识、保护家人;面对家里突发的紧急事件,我能做的也只是信息的传递和心情的安抚;面对未知的未来,我能做的也只是全力以赴......人有时候吧,很渺小,但是如果能全力地去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若有余力,帮助他人,我觉得就是对社会、对他人最大的贡献。

 

一、轮到我们来说服你们


从最先的一例不明原因肺炎的报道到COVID-19的爆发,作为医学生的我们是十分关注的。但是,我却清楚的记得,家人、亲戚、朋友都在热热闹闹地准备过新年,完全没有疫情的概念。那个时候,我们寝室几个姑娘在群里商量着要开始劝退今年的所有新年聚会。平时,自己很少发朋友圈,那段日子,几乎是每天都更新动态劝大家戴口罩、洗手、取消聚会,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唯一可以做的保护好家人朋友的方式。那段时间,连我闺蜜都说:“你最近是不是有些太激动?”。快过年的时候,在爷爷奶奶兴致很高地安排到谁家吃年夜饭的时候,我又抖胆在家庭大群里发了一条建议取消所有新年聚餐的消息。虽然有长辈不高兴,但是后来很多年轻一代加入了劝退大军,效果还是很好的,最后,所有的新年聚餐活动全部取消。正如网友所说,当初你们怎么努力劝我们穿秋裤,如今我们就怎么劝你们戴口罩。

 

二、家庭紧急事件的处理


疫情期间让我最心惊胆战的就是我表妹生病的事了。表妹16岁,就在年后的几天,我姑姑打电话跟我说表妹晕倒了,住进ICU。后来经检查医生说是室速,怀疑有心肌病,病因未明。经治疗之后,表妹恢复意识。但是,后来也时有心悸症状出现,当地医生建议安装心脏起搏器或者是进行射频消融术。表妹在ICU住了几天之后,准备进行射频消融手术,手术没有顺利进行,手术医生说表妹的心脏找不到射频消融的点。那么现在似乎剩下的选择就是安装心脏起搏器了。那段时间的姑姑一家心情低落,他们不愿意接受表妹这么小年纪就安装心脏起搏器。所以那段时间的我,能做的就是紧急地补了一些循环系统关于心肌病、心律失常的知识,以及起搏器和射频消融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因为本来循环这块学的不是很好以及疫情期间循环、呼吸临床实习的缺失,只有补了这些知识才能去和他们解释清楚。那段时间,每天给姑姑打电话进行心理疏导成了常态。医生,真的如特鲁多所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后来,姑姑说,不想就这么放弃,想转去北京治疗,实在不行再安起搏器。可是疫情期间去北京治疗是需要隔离14天的。后来,得知在上海,外地就诊患者不需要隔离,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姑姑他们。他们当天晚上赶到上海,两至三天后做了射频消融手术,手术很成功。很快,表妹就恢复了健康,姑姑一家也终于是恢复了平静。我也是终于松了一口气。有时候一些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可能觉得没什么,但是一旦事情落在自己家里,就会像天塌下来了一样。那段时间,感觉自己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生命太脆弱了,活着的每一天都是非常的不容易,经不起挥霍和浪费。

 

三、疫情期间的毕业


延迟放假之后,所有的学业都转为线上完成。每天上午有科室老师给开的直播网课,进行模拟临床实习的课程,每天下午需要完成300道练习题和一份临床模拟软件试题。那段时间我的时间安排比较单一,上午上完课就去做练习,下午4点前基本能完成一天的任务,剩下的时间全部归自己,我一开始会用这块时间复习一下内科学,后来复习完之后主要就是安排给英语学习(下面详说),有时候作业完成比较快的情况下也会放松一下,看看想看的电影,看看书。这样的安排一周持续6天,周日没有作业安排。毕业实习就按照这个模式从2月份一直持续到6月份,直到毕业考试。今年的毕业最为特殊,大部分转为线上毕业。我们最大的遗憾就是,后来因为黑龙江省出现疫情反弹,取消了我们返校毕业的安排,没有毕业照的毕业,谁曾想到1月份匆匆离校就是最后的告别了呢。五年的本科生活就这样草草地画了一个句号。

 

四、最自律的一段时光


这个长假,我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像很多同学一样,去社区做志愿者之类的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有同学早早的进入课题组开始准研究生的生活。为了弥补2019年5月4日托福考试80分的遗憾(当时非常功利地为推免准备的,想成为一个英语的证明),我又一次报名了托福考试,这次是完全想好好学下英语。从上次考完到这次准备时隔将近一年,该忘的已经全部忘光了,英语就是这个样子,一段时间不学,以前的就都白学。所有只能从单词开始背,听说读写中,我听力和口语算是比较差的,所以这2部分花了我大部分时间。因为每天都有专业课和题,所以每天就得早起先学一段时间英语,上午9点开始高效地完成专业课课程及作业,再用剩余的时间学英语。跟去年学英语一样,开始的基础准备还是挺耗时间,零碎地准备了一个半月吧,算是把去年学托福的状态和基础捡回来了。下面就是试题练习了,从TPO1-TPO54这54套官方模拟试题,我又花了将近2个月刷完了。那段时间的自己挺怂的,怂到连朋友圈和动态都不敢看,怕看了心里又有波澜,怎么有趣的事都是别人的,这样比较的心情无疑会影响我的复习进程。作为准研究生,却不敢联系老师,怕自己一下子处理不好太多的事。也怀疑过自己,英语底子不好,想涨一分都得付出很多努力,而这么多努力是不是又是无用功?每天早上闹铃响了都极度不想起床,想着又是一模一样的忙碌的却不知道有没有意义的一天都觉得无比难受。


让自己坚持下去也许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英语在一点点进步,口语起码上机不慌了,就算没得说也会努力说满那45S,听力的进步最明显(也可能是之前实在是太差),知道正确地找考点、做笔记的方法了。因为托福里更多的是科普类的文章,所以自己还抽空去补了一下常识。不过进步也许只有10分左右吧,离托福高分还有好大一截距离。不过总算是勉强撑着,顾及毕业考试的同时,英语也想全力以赴。


但是,后来因为疫情的原因,所有线下托福考试全部取消了,包括我的考场。后来我考虑进行线上,但是因为疫情期间无法办理护照,没有护照就没有办法进行线上考试。当时又面临着毕业考试,线下考场的不确定性,到最后,只能选择暂时放弃托福考试了。


将近四个月的时光,是这个长假中最自律的时光,却又是留下了最大的遗憾、不愿意和别人提起的事。每每当同学问起疫情期间在家干什么了,我都只是回答:没干什么啊。因为自己知道,别人看重的只是结果,说太多只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有时候,当自己认真地做一件事情,就希望它能有个不错的结果,但是,事情并不总能在自己预期范围之类顺利地进行,没结果不代表无用功,有结果也只是暂时的,所以别人常说,要看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大概是源于此吧。过去了将近2个月,没有系统地学习托福了,现在就算我抢到了考位有考试资格了,也怕是没有勇气去考了。就像《左传·庄公十年》里说的:“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遗憾是留下了,但是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我的精力也只能支撑自己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完一件重要的事。所以,托福的遗憾只能有缘再弥补了。

 

五、一直坚持下来的事


如果说从放假到现在,基本没有放弃的应该就是锻炼了吧。疫情影响,很少有机会出去跑步,所以就在家进行了一些室内运动。其实以前在学校,运动属于比较单一的,主要是以跑步为主,体育课上会有游泳和乒乒球项目,但是大三之后搬到新院区也很少跑了,所以刚放假就立了flag,每天坚持运动,即使是半小时也行。在家里,主要还是用运动的App来安排运动,多种项目的组合,难易程度适中,很适合室内运动,减脂又减压,每次运动完都有继续学习的动力。所以,当运动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件挺幸福的事。

 

六、加入课题组后的生活


结束毕业考之后,7月初看到成绩,考得还可以,拿到了优秀毕业生。随着行李邮寄,毕业证发放和档案派遣,本科生活就真正结束了。正好也刚刚确认托福暂时没有办法考。一时间,每天生活中两个最主要的部分都空出来了,还没有下一步的安排,就这么在空窗期间迷茫了一段时间,感觉很不好,还是觉得忙碌起来会比较踏实。所以,终于决定要联系老师了,接到了第一份任务,读3篇文献并发表感想,一周时间。一开始是有些慌乱的,没做过类似工作,却又想把第一份工作做好。不过有压力就有动力吧,我把时间缩短到4天,这样如果有错误就有足够的时间修改。所以连续三天,每天一篇,看完写学习感想。最后多出来的一天再根据别人写的文章修改一下自己的文章。第4天交稿,算是顺利地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了。后来在组会的时候听王老师评价,才知道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得出结论就是我有些太急于求成了。欲速则不达。


再一次在课题组学习是听师兄师姐汇报课题进程,一开始什么都听不懂,就跟听天书一样,师兄师姐好厉害,可是我跟不上,后悔自己是不是应该早些读文献,早些接触科研,前面的几个月是不是就这么被我浪费了。后来平复了一下心态,什么时候决定开始都不算迟。后来我开始自己摸索着看了一些文献,翻译了几篇,把专业词汇刷了一遍,总算是看临床科研不那么费劲了,基础的可能要困难些。再后来看了几篇流感的文章,觉得对这方面的文献挺感兴趣,就读了组里师兄师姐写的一篇综述,Influenza Virus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urrent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Gaps,然后索引到了一些原文,对巴洛沙韦治疗流感的疗效和耐药问题出现的解决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感兴趣,之后就一门心思想看看这方面的文章,不管好坏,全部都下下来读,后来也写了一些阅读的想法。直到第三次组会。老师的一句话点醒了我,研究的东西要有意义,如果研究的东西进展已经很成熟了,别人做的已经很好了,没有必要继续研究了,或者想一想为什么有些东西没人研究,是不是没有意义。这些话解决了我那段时间的疑惑,也让我放弃了曾经的一些天真的想法。


从加入课题组以来,我的感觉就是eye-opening。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但是却又不能着急,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来吧。

 

七、总结


我今年的长假生活,平凡地结束了。COVID-19的爆发和表妹的生病,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对于有限的生命,我们需要尽量将其活得精彩,起码不让自己后悔。疫情期间的云上毕业也让我深深感到,不要吝啬和挚友的每一次道别,别总想着以后还有机会,有的时候一次匆匆的分别可能就是永别了,大家各奔东西,再不会见面。学习托福未果,让我明白,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结果,我应该学会“拿得起放得下”,结果是给别人看的,过程是给自己品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一些东西,就不算浪费。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会给予一个人活力和信心。最后,回想当时选科硕的历程,其实对它并没有太深的了解,以为读一些文章,做一些实验就叫科研,现在看来,目光太局限太短浅了。科研是极其严谨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是有意义的。粗心的人做不来科研,浮躁的人做不来科研,功利的人做不来科研......所以,在我看来,做科研这条路像是在修行,当我有一天能踏踏实实地坐在那里,冷静地分析问题,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而寻找证据和方法时,我可能才算是入了门吧。而这些,写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事,我想正是我这几年需要慢慢磨的。


郑颖

2020年8月27日

请在验证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