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负责人
image
徐峰

临床职称:主任医师

所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透明务:副主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后。在美国和德国著名高校学习和工作多年,擅长感染性疾病和呼吸系疾病的诊治,尤其对呼吸系统重症、难治性感染,发热待查病因诊断和抗生素合理应用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2016 年版)和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2018 年版)的撰写。 徐峰博士先后主持 6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在 AJRCCM,Drug Resist Update,Small,J Infect Dis,J Immunol,J Bacteriol 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 SCI 论文 50 多篇,累计 IF 250,论文被 SCI 期刊引用 800 余次。是 Ann Intern Med, PNAS, Theranostics 等 30 多种 SCI 期刊的审稿人。获欧洲呼吸学会年会(ERS)最佳壁报奖和 COPD 研究奖,ERS 优秀论文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浙江省新世纪 151 人才工程和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分会感染性疾病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热带病和寄生虫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兼副组长、浙江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研究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J Transl Med 杂志和 Clin Respir J 杂志编委等学术兼职。
点击查看更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后。在美国和德国著名高校学习和工作多年,擅长感染性疾病和呼吸系疾病的诊治,尤其对呼吸系统重症、难治性感染,发热待查病因诊断和抗生素合理应用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2016 年版)和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2018 年版)的撰写。 徐峰博士先后主持 6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在 AJRCCM,Drug Resist Update,Small,J Infect Dis,J Immunol,J Bacteriol 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 SCI 论文 50 多篇,累计 IF 250,论文被 SCI 期刊引用 800 余次。是 Ann Intern Med, PNAS, Theranostics 等 30 多种 SCI 期刊的审稿人。获欧洲呼吸学会年会(ERS)最佳壁报奖和 COPD 研究奖,ERS 优秀论文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浙江省新世纪 151 人才工程和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 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分会感染性疾病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热带病和寄生虫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兼副组长、浙江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研究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J Transl Med 杂志和 Clin Respir J 杂志编委等学术兼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团队照片

 

 

 

研究方向及既往研究成果

 

徐峰博士长期致力于肺部感染的分子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原创性成果。

 

一、阐明肺部细菌感染群体感应的重要调控机制。揭示铜绿假单胞菌 GshA 影响细菌氧化还原和群体感应的分子机制。研发新型纳米材料,特异性吸附/调控群感信号分子,为细菌种群监管和抗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二、揭示感染性肺损伤重要分子发病机制和防治手段。阐明 miR-127 精确调控巨噬细胞的分化表型和抗菌功能的机理。揭示 FBXO6 负向调控 I 型 IFN 的分子机制,为免疫细胞功能的稳态调节提供了新的诠释。证实线粒体移植调节细胞炎症反应和重塑细胞能量的分子机制,为气道炎症性疾病治疗开辟了新策略。

 

三、解析宿主病原互作网络,提出有效的肺炎评估和治疗策略。应用模块网络重连分析 工具,预测抗病毒药物疗效。通过国际多中心研究,提出有效的肺炎严重程度评分 Expanded-CURB65,推荐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适当加用阿斯匹林和大环内酯抗生素,以提高救治成功率。上述诊治策略在国内外多个医疗机构得到应用和验证。